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本地文化 > 凉水沟的泥娃娃

凉水沟的泥娃娃

关键词:凉水沟的泥娃娃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陕西榆林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
  • 感谢 sxmz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065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       米脂城南凉水沟的卧虎湾里,有一种质地细腻、延展性极好的红胶泥,当地人把它叫 "旋泥"。很久以来,聪明、勤劳的凉水沟人善于用旋泥制做泥娃娃,把它作为赚钱、养家糊口的一种本事。可实质上这泥娃娃是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工艺品。
  泥娃娃,是米脂泥玩具的总称(绥德人叫泥马马)。其品种有泥娃娃、泥马马、泥老虎、泥猴猴、泥公鸡、泥狮狮等十余种,从清朝末年一直流传至今。这种粗旷、质朴、黄土味十足的泥玩具不仅好看,而且安有咪咪(哨子)可以吹响,因此很受群众特别是儿童欢迎。
  凉水沟会做泥娃娃的人家很多,但最早由崔姓人家做起。遗憾的是,《崔氏家谱》对这种民间工艺没有任何记载。因此,泥娃娃在崔姓人丁里是谁最先开创的;做泥娃娃的模型和一整套工艺流程,是崔姓人发明的,还是别处学来的?都已无法考证。
  民国年间,凉水沟会做泥娃娃约有崔应贵、崔应有、田富年(崔家女婿)、冯树明(崔家女
婿)、冯树安(冯树明的堂兄)五家。这些做泥娃娃的人家大都是以婆姨为主制作,男人做帮
手。其中做得时间最长、数量最多、很受人欢迎的是田富年家。田富年就是我爷爷。我奶奶田崔氏的父亲叫崔崇山,生子女6人(二男四女),大都会做泥娃娃。这会做泥娃娃的五户人家,崔应有和冯树明家比田富年家做的时间短,比崔应贵和冯树安家做得时间长。崔应贵和冯树安家
的后代不再干此营生。
  我奶奶田崔氏从小心灵手巧,先跟大人学做泥娃娃,后来手艺超过大人,从制儿童泥玩具发展到做泥彩家庭装饰品。比如墙上挂的辟邪朱刹判(钟植)、寿星、挂娃娃、挂马马、挂虎虎
和可以摆在梳妆台上的狮狮、猫猫、大娃娃;还有专门用来敬神的祈子娃娃、香钵钵、土神像
等。她的泥娃娃、泥挂饰受人喜爱,卖得很好。不仅在春夏两季庙会上可以卖出,还可以在秋冬季节走乡串村给那些爱装扮窑洞的婆姨们出卖。
  泥娃娃看似简单,但工序繁多,制作很辛苦、很累人。先要备料,把旋泥从山窝里挖回来,然后捶泥、脱胚、软修整、硬修整,洗胚、蘸白、彩画(反复着色七八次);做咪咪(哨子)、安咪咪、糊纸腰、刷胶水、上油漆……约20多道工序。三个熟练手做一百个泥娃娃,也得劳累三天才能完成。每个做泥娃娃的人家一年至少也要做上五六千泥娃娃,辛苦可想而知。会做泥娃娃者的手没有不缴裂的。可以说,一切民间工艺品中都饱含着劳动人民的心血、汗水。
  我奶奶辈做泥娃娃有了名气,成品一般用不着出去卖,大都批发给那些挑担串乡的货郎小
贩。他们挑着凉水沟的泥娃娃下乡或赶庙会。在米脂周边的榆林、横山、子洲、绥德、佳县等有庙会的乡镇零售。古历三月十八米脂南关有娘娘庙会,凉水沟泥娃娃是应时热销产品。三天庙会日,娘娘庙里里外外摆放的全是泥娃娃,连神像前供桌上放的也全是祈子泥娃娃。来赶庙会的善男信女,可以什么也不买,但泥娃娃非买不可。俗话说:"三月十八,不买泥娃娃不发。"米脂城里人在三月十八买泥娃娃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。说来也怪,尽管凉水沟一年四季都可以做泥娃娃,但平常日子你在街上绝对其不到泥娃娃,只有三月十八娘娘庙会上才有卖泥娃娃的,因为那是传统古若的求子节和保佑儿女节。
  1930-1950年是凉水沟泥娃娃的鼎盛朔。期间泥娃娃由崔应有、崔应贵、田富年、冯树明、冯树安五家做,手艺不外传。从1950年到了965年,老一辈泥娃娃手艺人相继去世,制作工艺虽有后代传承,但制作数量逐年下降,泥娃娃制作工艺开始外传,凉水沟冯家一位姑娘出嫁姬家邯,把手艺带到该村;城里有艾姓居民也开始做,但销量都不大。1961年,米脂曾有十儿个婆姨在原南关沙滩店(王宪武的骆驼店)办过一个泥娃娃加工厂,由于管理不善,不到一年就天折了。
   "文革"期间,做泥娃娃停顿了十年。"破四旧"的风头上,制泥娃娃的模型、工具全被毁坏。"文革"后,凉水沟农民冯光忠最先恢复泥娃娃制作。1980年以后,我和冯继祖重操旧业做泥娃娃,只是销路大不如前,几乎元人来批发,只能自己带出去零售。卖泥娃娃的地点也很有限,只有镇川古历三月十四庙会,绥德城古历三月二十八庙会和米脂城三月十八娘娘庙会上才好销售。后来姬家沛一户农家和南寺坡艾剑英也开始做泥娃娃。这两家直至今天还在延续凉水沟泥娃娃工艺,是很可贵的。
  凉水沟的泥娃娃有过兴旺、发展的年代,在经济不发达、文化生活相对单调的旧时代,曾给贫瘸的县城、乡村带来一些乐趣,在米脂的民间工艺史留下了值得回忆的一页。作为一种定型泥塑,它和陕北民间的剪纸、石雕、面塑、民歌、琐呐……一样充实、美化了百姓生活。
新时朋,儿童玩具五彩纷呈,泥娃娃失去了往日的"辉煌",但它作为一项民间艺术,仍有研
究价值。
  去年秋季,我应"米脂婆姨民间艺术作品展"筹委会的邀请,与妻子一起做了一批泥娃娃。重操旧艺,"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"。关爱民间艺术就是关爱历史,关爱人生。
  凉水沟传统的泥娃娃是米脂一种潜在的、可开发的旅游产品资源。如果我们能赋于其新的生命,它将会成为新的亮丽的风景线。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